白蘭部落位在新竹縣五峰鄉,白蘭部落的泰雅族語稱作『 R‘uzyan』,祖先發現一大片平緩且豐饒的土地,高聲大叫 R‘uzyan,因而成為部落的名字,而 R‘uzyan亦有『鹿群很多的地方』的意思。
日治時期日人向部落長老借用獵寮居住,稱此地為Paskwaran,是『非常好可以蓋獵寮的地方』,而後擷取頭尾音成為了現在的『白蘭』。

活動發起:
部落周邊
群山環繞,自然資源豐富,部落風景令人流連忘返……隨著時代改變,族人遺失大部分的土地,要進出自己祖先的獵場是難上加難。就這樣,原本代代相傳的山林智慧漸漸被遺忘,孩子們也不再了解過去泰雅和山林間是多麼的親密。因著這些改變,白蘭部落的耆老及族人們決定要帶著自己部落的孩子回到祖先的獵場,看看祖先 生活過的地方,學習過去的山林智慧。

出發前由部落長老為我們做解說泰雅族人在這大霸聖山的保護下,先人如何在這塊土地上努力踏實的生活著...


出發前的長老帶著所有族人同聲禱告,祈求這三天的尋根之旅一切平安順利

活動策劃人:督瑪斯所長
在出發前再次叮嚀行程安全和注意事項

想要前往大霸尖山,可以從大霸尖山登山服務站進入,位於觀霧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大鹿林道東線入口 0.4K 處,此處沒有大眾運輸工具可以抵達。





守護文化多樣性,更追回歷史正義 「生物多樣性、文化多樣性都需要被保存!」
在工業社會之前,過去的人類依靠採集、狩獵來取得糧食求得溫飽;過去的獵人受到族人的尊敬和愛戴,而當然獵人也承襲了部落的規範,包括行前占卜、入山祈禱、將所得獵物全數揹回、依照部落位階進行分配、從不過度獵殺...


因為時代的演變,政府在面對山林開發破壞,啟動了野生動物、文化資產保護法來應對,雖然某種層次上保護了生態,但也大規模限縮原民狩獵的權益,也將原住民的部落文化與傳承漸漸消失。















登山口的團拍: 優秀的獵人 他們冷靜、沈著,擅於觀察自然,有豐富的山林知識.他們有清楚的獵場概念.並且恪守獵場的規範與禁忌

而這五位自稱是原住民的漢人... 在這次的大霸活動中也深刻體會到原住民是土地的主人,有著自己獨特的習俗與文化。這些習俗與文化有著人與土地最珍貴的感情,也是原住民祖先生活智慧的體現。





五峰鄉白蘭部落耆老曾嘉慶先生帶領大家尋訪山林,介紹原住民狩獵文化、泰雅故事與山林禁忌





漫步於蓊鬱竹林下,體驗不同於都市的幽靜生活,聆聽耆老述說著山上的生活與故事















「九九山莊」位於海拔2,699公尺,因此得名。 其為山屋建築群之概念,包含成功堡、餐廳(接待室)、龍門客棧、機房、廁所等,皆是不同棟建築,自民國60年起興建,並陸續整建迄今。 住宿空間有6棟成功堡及3棟龍門客棧,皆為通舖(有軟墊),山友們需自行攜帶睡袋等用具。

















獵人小安帶路 在地傳統專業獵戶&浮雲杉林休閒農場負責人&白蘭部落協會理事&白蘭部落導覽員&白蘭溪古道維護人







大霸尖山海拔3492公尺,屬於雪山山脈,是聖稜線端點之一,因山勢磅礡奇特,而有「世紀奇峰」之美譽,自古是泰雅、賽夏兩原住民族的聖山;其山形突出、四面懸壁,外貌有如大酒桶,又稱「熬酒桶山」或「酒桶山」,與中央尖山、達芬尖山,合稱為「台灣三尖」。






小霸尖山,為台灣知名山峰,也是台灣百岳之一,排名第36。小霸尖山3,418公尺,屬於雪山山脈,行政區劃屬於苗栗縣泰安鄉梅園村。小霸尖山東北東方有大霸尖山,北邊連接伊澤山。其特色為山型模樣狀似猴子。





即始路程再遙遠,也要踏上這尋根之路...




父與子 跟著父親的腳步踏上尋根之旅



父親對著孩子說起了發生在這個山林裡的故事...




成功登頂的孩子們會在天神的庇祐下,將泰雅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這三天我們進入祖先的獵場,學習山林智慧以及耆老口述歷史文化,讓我們找到回家的路....回家的路或許很遙遠,只要我們有信念和動力... 再遙遠都不會是距離
上傳的縮圖
  

  

arrow
arrow

    小美 CO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