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是一個說走就走的概念~因為我又失業了! 傳染性肺炎(COVID-19)連續第三年的入侵到我們的生活圈! 旅遊業是第一線受衝擊的業者! 臨時去那裡找打工的呢?
既然老天不讓我工作.. 那我也不能辜負老天放我長假的美意!
我一定要好好利用這陣子的長假!
面對第三年的失業~我能說什麼! 朋友都說我的存糧很夠;我不是存糧夠! 只是害怕現在不出走也許以後就沒有機會出走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 明天的太陽和意外那一個會先到誰都不知;只能好好把握當下!"

馬祖 『四鄉五島』是由 馬祖列島東北端 『東引』、『北竿』、『南竿』、『莒光』
而莒光又分成『東莒』『西莒』所組成的 四鄉五島。
因為沒有事先規劃安排,又想去我未曾去過的東引國之北疆! 所以就採用搭夜航船班出去,晚上就睡在床上
台馬輪或台馬之星: 基隆出發-東引或南竿-台灣
有分單號雙號.. 先停靠東引或是南竿... 要出發前一定要再次確認


馬祖的島上物資... 有些會用客輪載.. 也有些是專門用貨輪載.. 我們搭的是客輪,但也有搭戴少部份當地的用車或是民生物資!


經濟艙...大部份都會分男生一間女生一間.. 中間一個走道
左右二邊還有上下鋪... 和學生宿舍差不多!



晚上看著碼頭... 真的好美哦! 配著鹹鹹的海風! 特別的滋味



今天第一站是南竿.. 約06:30 就到南竿了.. 但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東引,所以要在這等到09:00 才能再度啟航!
有問了船上工作人員. 我是要到東引的,能否先下去晃晃.. 時間到再上船就可(只要持有前一天的船票就可以登船了)

今年.. 南竿碼頭多了一個很可愛的塑像.. 哈哈!


上: 東引碼頭.. 很小吧! 這還是填海造起來的呢
超級小的碼頭

上:東引的第一餐.. 朝露麵,邂麵囉
下:東引的西門町, 最熱鬧的一條街






















上二張:東引海上看東引才能看到東引燈塔全貌
想要體驗東引「岸高水深,礁石壯麗」美景,最佳方式便是搭船。東引鄉公所每年夏天推出限定的「海上看東引」行程,自中柱港開航,達人帶路遊東引海岸線。從海上就近觀看陡直入海、壯麗的礁石,灰白岩石上滿佈時間演化帶來的節理層次,令人讚嘆不已。解說人員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隨船沿東、西引海岸線行駛,娓娓道來地質、生態、海釣和駐軍的故事。




東引燈塔:

東湧燈塔(又稱為東引島燈塔)位於世尾山山腰上-全馬祖列島的極東之地,亦有著北疆燈塔之稱,純白色的磚造塔身,高13公尺,洋溢著18世紀歐洲式建築風格,聳立於懸崖峭壁上。東湧燈塔的興建,起源於光緒27年(約1901年),長450英尺的輪船「蘇布輪號」行經東湧附近,因觸礁沉沒,雖乘客及貨品都安然無恙,但船公司損失慘重,又由於三都澳開埠後,進出口貿易額倍增,終於促成東湧燈塔的興建。1988年文建會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並於2016年升格為國定古蹟,是台閩地區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



一線天位在東引島東側天王澳的左側岬角,為一處聳峭的海蝕溝地形,兩岩壁垂直相鄰至相接,上窄下寬,上接天、下通海,每當潮水灌入,底部海浪拍擊石塊,如萬馬奔騰之音,壯闊迴繞於岩壁間;在兩座山崖之中築有坑道,並建有一座水泥橋相連,橋面距海面僅數十公尺,卻有百公尺以上之氣勢。
岩壁上題有「天縫聆濤」四個大字,絕妙說出這個景點的動人之處,是1972年時任參謀總長的賴名湯將軍蒞臨東引巡視時所題,靜塑於高聳岩壁上,頗有遠戍前線的孤絕之感。
過去,一線天是軍事管制區,但現今一線天已完全開放,不需預約登記就可以自由進入參觀;沿著階梯步行向下,抵達戰備壕溝的終點,「一線天」景致於眼前展現,想聽浪濤聲,隨時都可以前往。





為何要拍這張咖啡呢??? 因為全家有出一款老酒咖啡 都己到了馬祖豈有不喝的道理! 但喝起來.. 有點微甜和有點老酒的口感! 怪怪的













「金門高粱,馬祖黃魚」,大黃魚曾經是馬祖地區的最佳伴手禮。







上: 蕭王府
據《漢書》紀載,蕭王爺本名為蕭望之,為官清正剛直,在漢元帝時遭宦官陷害,被迫飲鳩自殺,勳蹟編入《漢書》,百姓立廟崇祀,後神格和神秩逐步晉升,由地方香火神轉化為普遍性神明。
在清末時,泉州周氏到北竿塘岐漁作,將富美宮的王爺信仰引入,成為閩南移民的信仰中心,並為北竿地區帶進「扛乩」的民俗活動。信眾相信王爺有賞善罰惡、司瘟驅疫、降災賜福的職能,因此具有海神與瘟神雙重神格。
資料來源:https://www.matsugod.net/6


芹壁村位於馬祖北竿島的北方,村名由來有好幾種說法。有一說是處於芹山與壁山之間而得名;另有一說,是芹壁澳口有一塊突起的岩石,狀似烏龜,居民稱為「芹仔」,從海面上望之,芹壁村就像位於芹仔的後壁,就叫芹壁村。
古宅群順著山勢成梯形羅列,櫛比鱗次,各戶間互不影響展望空間,房屋建材多以花崗岩等火成岩為主。由於石材質地粗糙且富青白、黃褐、磚紅等色澤,相間堆砌成的美麗石板屋,頗能與環境相融合;雕工考究的屋頂、用來排水的「鯽魚嘴」及用以鎮宅避邪的石獅等,皆為閩北建築古樸的代表傑作。




靠著捕蝦、曬蝦皮繁華的芹壁村,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沒落,經過整修後,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風華再現。芹壁村獨立雄踞在海岸邊,離北竿市區有段距離。走在芹壁村,你會驚豔於它的美,尤其在黃昏時,欣賞海景、聽濤聲,並欣賞一幢幢的石屋,非常浪漫。














上:馬祖最小的馬祖廟...
坂里沙灘往白沙港方向的不遠處,有間堪稱全世界最小、最迷你的媽祖天后宮,色彩豐富鮮艷的建築外觀常常吸引過路人目光,和當地樸實無華的民宅形成強烈對比。 廟前有兩個可愛的石獅子,廟簷有千里眼及順風耳,雖然只是海邊一間小小廟宇,卻帶給遊客大大驚喜,是寬闊海灘風景中的視覺重點,經過此地時也前往祈福求個平安吧!
馬祖地區主要是以白馬尊王、陳將軍、媽祖、五靈公、玄天上帝等為主的民間信仰,平日各廟宇香火並不興盛,只有在元宵期間的「排暝」及「迎神」較為熱鬧,相關內容,請參考東引鄉志網路版。






馬祖 三寶
馬祖三寶指冬季盛產的大白菜、高麗菜、白蘿蔔。因為馬祖冬天氣候寒冷,以及特殊地形的關係,此時盛產的大白菜,口感清甜。適合醃製酸白菜,香氣四溢、酸中帶甘。高麗菜清脆甘甜,富含多種營養,有「抗癌蔬菜」之美譽。因為馬祖列島的緯度較台灣本島高、日照不同,使得白蘿蔔更清甜,猶如水梨般的香甜滋味。用來製作當地特產,蘿蔔酥餅。

既然老天不讓我工作.. 那我也不能辜負老天放我長假的美意!
我一定要好好利用這陣子的長假!
面對第三年的失業~我能說什麼! 朋友都說我的存糧很夠;我不是存糧夠! 只是害怕現在不出走也許以後就沒有機會出走了;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 明天的太陽和意外那一個會先到誰都不知;只能好好把握當下!"
馬祖 『四鄉五島』是由 馬祖列島東北端 『東引』、『北竿』、『南竿』、『莒光』
而莒光又分成『東莒』『西莒』所組成的 四鄉五島。
因為沒有事先規劃安排,又想去我未曾去過的東引國之北疆! 所以就採用搭夜航船班出去,晚上就睡在床上
台馬輪或台馬之星: 基隆出發-東引或南竿-台灣
有分單號雙號.. 先停靠東引或是南竿... 要出發前一定要再次確認
馬祖的島上物資... 有些會用客輪載.. 也有些是專門用貨輪載.. 我們搭的是客輪,但也有搭戴少部份當地的用車或是民生物資!
經濟艙...大部份都會分男生一間女生一間.. 中間一個走道
左右二邊還有上下鋪... 和學生宿舍差不多!
晚上看著碼頭... 真的好美哦! 配著鹹鹹的海風! 特別的滋味
今天第一站是南竿.. 約06:30 就到南竿了.. 但我的第一個目的地是東引,所以要在這等到09:00 才能再度啟航!
有問了船上工作人員. 我是要到東引的,能否先下去晃晃.. 時間到再上船就可(只要持有前一天的船票就可以登船了)
今年.. 南竿碼頭多了一個很可愛的塑像.. 哈哈!
上: 東引碼頭.. 很小吧! 這還是填海造起來的呢
超級小的碼頭
上:東引的第一餐.. 朝露麵,邂麵囉
下:東引的西門町, 最熱鬧的一條街
上二張:東引海上看東引才能看到東引燈塔全貌
想要體驗東引「岸高水深,礁石壯麗」美景,最佳方式便是搭船。東引鄉公所每年夏天推出限定的「海上看東引」行程,自中柱港開航,達人帶路遊東引海岸線。從海上就近觀看陡直入海、壯麗的礁石,灰白岩石上滿佈時間演化帶來的節理層次,令人讚嘆不已。解說人員是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隨船沿東、西引海岸線行駛,娓娓道來地質、生態、海釣和駐軍的故事。
東引燈塔:
東湧燈塔(又稱為東引島燈塔)位於世尾山山腰上-全馬祖列島的極東之地,亦有著北疆燈塔之稱,純白色的磚造塔身,高13公尺,洋溢著18世紀歐洲式建築風格,聳立於懸崖峭壁上。東湧燈塔的興建,起源於光緒27年(約1901年),長450英尺的輪船「蘇布輪號」行經東湧附近,因觸礁沉沒,雖乘客及貨品都安然無恙,但船公司損失慘重,又由於三都澳開埠後,進出口貿易額倍增,終於促成東湧燈塔的興建。1988年文建會評定為國家三級古蹟,並於2016年升格為國定古蹟,是台閩地區位置最北的一座古蹟。
一線天位在東引島東側天王澳的左側岬角,為一處聳峭的海蝕溝地形,兩岩壁垂直相鄰至相接,上窄下寬,上接天、下通海,每當潮水灌入,底部海浪拍擊石塊,如萬馬奔騰之音,壯闊迴繞於岩壁間;在兩座山崖之中築有坑道,並建有一座水泥橋相連,橋面距海面僅數十公尺,卻有百公尺以上之氣勢。
岩壁上題有「天縫聆濤」四個大字,絕妙說出這個景點的動人之處,是1972年時任參謀總長的賴名湯將軍蒞臨東引巡視時所題,靜塑於高聳岩壁上,頗有遠戍前線的孤絕之感。
過去,一線天是軍事管制區,但現今一線天已完全開放,不需預約登記就可以自由進入參觀;沿著階梯步行向下,抵達戰備壕溝的終點,「一線天」景致於眼前展現,想聽浪濤聲,隨時都可以前往。
為何要拍這張咖啡呢??? 因為全家有出一款老酒咖啡 都己到了馬祖豈有不喝的道理! 但喝起來.. 有點微甜和有點老酒的口感! 怪怪的
「金門高粱,馬祖黃魚」,大黃魚曾經是馬祖地區的最佳伴手禮。
上: 蕭王府
據《漢書》紀載,蕭王爺本名為蕭望之,為官清正剛直,在漢元帝時遭宦官陷害,被迫飲鳩自殺,勳蹟編入《漢書》,百姓立廟崇祀,後神格和神秩逐步晉升,由地方香火神轉化為普遍性神明。
在清末時,泉州周氏到北竿塘岐漁作,將富美宮的王爺信仰引入,成為閩南移民的信仰中心,並為北竿地區帶進「扛乩」的民俗活動。信眾相信王爺有賞善罰惡、司瘟驅疫、降災賜福的職能,因此具有海神與瘟神雙重神格。
資料來源:https://www.matsugod.net/6
芹壁村位於馬祖北竿島的北方,村名由來有好幾種說法。有一說是處於芹山與壁山之間而得名;另有一說,是芹壁澳口有一塊突起的岩石,狀似烏龜,居民稱為「芹仔」,從海面上望之,芹壁村就像位於芹仔的後壁,就叫芹壁村。
古宅群順著山勢成梯形羅列,櫛比鱗次,各戶間互不影響展望空間,房屋建材多以花崗岩等火成岩為主。由於石材質地粗糙且富青白、黃褐、磚紅等色澤,相間堆砌成的美麗石板屋,頗能與環境相融合;雕工考究的屋頂、用來排水的「鯽魚嘴」及用以鎮宅避邪的石獅等,皆為閩北建築古樸的代表傑作。
靠著捕蝦、曬蝦皮繁華的芹壁村,隨著時空的變遷而沒落,經過整修後,於民國90年(西元2001年)風華再現。芹壁村獨立雄踞在海岸邊,離北竿市區有段距離。走在芹壁村,你會驚豔於它的美,尤其在黃昏時,欣賞海景、聽濤聲,並欣賞一幢幢的石屋,非常浪漫。
上:馬祖最小的馬祖廟...
坂里沙灘往白沙港方向的不遠處,有間堪稱全世界最小、最迷你的媽祖天后宮,色彩豐富鮮艷的建築外觀常常吸引過路人目光,和當地樸實無華的民宅形成強烈對比。 廟前有兩個可愛的石獅子,廟簷有千里眼及順風耳,雖然只是海邊一間小小廟宇,卻帶給遊客大大驚喜,是寬闊海灘風景中的視覺重點,經過此地時也前往祈福求個平安吧!
馬祖地區主要是以白馬尊王、陳將軍、媽祖、五靈公、玄天上帝等為主的民間信仰,平日各廟宇香火並不興盛,只有在元宵期間的「排暝」及「迎神」較為熱鬧,相關內容,請參考東引鄉志網路版。
馬祖 三寶
馬祖三寶指冬季盛產的大白菜、高麗菜、白蘿蔔。因為馬祖冬天氣候寒冷,以及特殊地形的關係,此時盛產的大白菜,口感清甜。適合醃製酸白菜,香氣四溢、酸中帶甘。高麗菜清脆甘甜,富含多種營養,有「抗癌蔬菜」之美譽。因為馬祖列島的緯度較台灣本島高、日照不同,使得白蘿蔔更清甜,猶如水梨般的香甜滋味。用來製作當地特產,蘿蔔酥餅。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