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馬祖
馬祖位處臺灣海峽西北西方,距基隆約210公里,轄分南竿、北竿、莒光、東引四鄉五島,是台澎金馬地區最北之領土。馬祖國家風景區包含連江縣南竿、北竿、莒光及東引4鄉,劃為南北竿島地區、莒光島地區、東引島地區及亮島地區,及各島嶼週岸濱零點五海浬,水深20公尺內大陸區域。馬祖風景區以花崗地形為主,地形景觀特殊,有海蝕地形、天然沙礫灘、沙丘、島礁及懸崖峭壁景觀等。























全台最年輕的媽祖就在台灣的離島馬祖!普遍廟宇雕塑的媽祖像都是慈眉善目的中年婦女形象,但是位於馬祖南竿仁愛村的金板境天后宮卻是個十七歲少女!人稱「鐵板天后宮」的這座廟宇,供奉的是媽祖投海尋父、得道升天時的模樣,也是全台唯一的馬祖限定版本唷!超級特別的啦!





戰地巡禮必訪的南竿景點
想要深度體驗馬祖戰地風情,一定要將鐵堡納入旅遊路線中!來到仁愛村鐵板海邊上的獨立岩礁,隨即可以感受到戰地的肅殺氣氛,因此處地形險要、便於觀測海面動靜,早年曾被闢為軍事據點,由一班最精銳的兩棲蛙人部隊日夜戍守西側海岸線,更因防禦工事需要,將岩礁內部鑿空,上面覆以水泥掩體,粉刷迷彩漆料,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甚至在岸邊崖壁上插滿了防止水鬼摸哨、突擊的碎玻璃與鐵條,佇立於浪濤中。

水泥步道下的鐵堡內部是挖空的坑道,堅硬的花崗岩壁鑿痕歷歷,通道兩側可以看見昔日的地下石室、射口、砲台、房間、廁所及廚房等空間井然羅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過去由於鐵堡位處偏僻,還配置軍犬防衛,是當時防區唯一有軍階的軍犬,循著坑道登上頂端,海面動靜一覽無遺,也能看到軍犬的圈養住所。時至今日,硝煙遠離,小小的岩礁,曾是海防要塞,處處透露「鐵血剽悍、海上堡壘」的氣魄。













津沙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因早先擁有如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是賞夕陽、踏沙灘的好去處。歷經百年風華,如今的津沙,雖然蕭瑟滄桑,被遺留下來的馬祖建築,卻仍保留古樸的美感。







聚落內分成澳中、東邊山、西邊山、溪底等4個區域。清末起,連江、長樂、琅岐島等地居民陸續移入,是馬祖最多原籍大陸連江縣移民的村莊。早年漁產興盛,居民除海上捕撈外,也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曾是南竿第2大村;當時村內曾設有私塾,因而文風興盛。抗戰時期,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有一班兵力據守在西邊山的「雁廬」;而後隨著兩岸對峙,鄰近漁場又遭逢破壞,於是居民紛紛外遷。







今日的津沙聚落在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奔走下,頹圮舊屋重現生機,蛻變成老酒館、民宿,連海邊的防空洞也改裝成廁所,並給予「碉堡便利屋」的新稱。聚落內的百年老榕樹,也是不可錯過的景緻。西邊山石階上精彩的古厝群,以及村內閒置空間的再生與活化,讓津沙成為了馬祖的魅力小鎮。

















津沙也以老酒聞名,村中的泉水所釀出的好酒,還有紅糟入菜的各式料理,饕客絕對不能錯過。












馬祖境天后宮位於馬祖村,是島上媽祖的信仰中心,信仰者眾,香火鼎盛。南竿馬祖村居民口耳相傳,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她便投海救父,卻不幸遭惡浪吞噬,屍身漂至村內澳口,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民眾為感其孝心,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媽祖生前為善人間,又得地靈之利,於9月初9在此羽化昇天。明朝時,媽祖受封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因此供奉媽袓的廟,便命名為天后宮。

arrow
arrow

    小美 CO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