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灣傳統節慶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國際玻璃藝術節

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的成立,旨在結合文化與觀光資源,協助新竹玻璃產業升級,讓民眾及業者參與並瞭解新竹玻璃產業的開發與應用。館內除了陳設玻璃作品,還積極推動工房教學,讓民眾在視覺的欣賞外,還能進一步觸摸與創作。 1995年開始,新竹市政府利用玻璃工藝博物館舉辦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主要在透過玻璃藝術交流的方式,增加國際學術交流,提供國內、外玻璃藝術工作者及玻璃相關業者及團體一個交流的經驗與機會,用以呈現其成果及交流的心得及技術,以提升國內玻璃藝術創作的水平及人口,與一般民眾對玻璃藝術鑑賞的能力與認識,進而開擴國內的玻璃消費巿場。

活動內容包括玻璃展覽、玻璃工房現場示範、學術研討會、玻璃藝術街、玻璃劇場、玻璃之趣等,是臺灣唯一的玻璃工藝嘉年華會。(資料來源: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

  • 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

    新竹玻璃工藝博物館

  •  
  • 玻工館二樓工藝之美區

    玻工館二樓工藝之美區

三義木雕藝術節

三義鄉位於苗栗縣南端,隔大安溪與臺中市后里區相鄰,東北隔三角山(567公尺)和銅鑼鄉新隆、興隆兩村毗連,東面以關刀山脈為天然界線,與大湖、卓蘭比鄰而立,西側則以火炎山脈與苑裡、通霄相接,北則與銅鑼鄉接壤。

文章標籤

小美 CO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住民活動

臺灣原住民分為阿美族、泰雅族、卑南族、布農族、排灣族、雅美族(達悟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卡那卡那富族及拉阿魯哇族等16大族群,嘗試與大自然接觸、依賴天地維生的結果,致使他們常常藉由祭典、儀式、歌舞、競技等來表達對天地鬼神的崇敬。又因各族群間的傳統習俗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故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祭典風貌,如阿美族的豐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布農族的打耳祭、卑南族年祭、雅美族(達悟族)飛魚祭等,都極富特色,很具觀光價值。

鄒族戰祭

戰祭(Mayasvi瑪雅斯比)是鄒族部落中最神聖的祭典,早年依征戰及狩獵的情況擇期舉行,如今則於每年國曆2月份左右,由達邦及特富野二社輪流舉辦,固定於男子聚集會所(庫巴)舉行。鄒族的戰祭又有「凱旋祭」、「人頭祭」、「敵首祭」、「迎神祭」等之說法,其主要供奉征戰之神,即戰神和司命神,除向其祈求戰力外,也藉此求得神靈的庇祐,並含有激勵族人士氣的功用。

祭典大致分成:預備活動、正典、歌舞祭、結束祭四大階段,從迎神曲開始,緊接著頌神歌舞持續3天2夜,在最後ㄧ天午夜12點吟唱送神曲後結束。

布農族打耳祭

打耳祭是布農族ㄧ年中最重要的祭典,約在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舉行;祭典主要分成狩獵、射耳、烤豬肉、分豬肉、獵槍祭、誇功慶、成巫祭等主要活動。

傳統的「打耳祭」,在祭典舉行前成年男子都必須上山打獵,將獵物的耳朵割下掛在木架或樹枝上,讓全村的男子輪流用弓箭射擊;而年幼的孩子則由父兄陪伴,到場中練習射擊,如此可訓練他們日後成為狩獵的高手。布農族人以往射擊鹿耳來祈求農作及狩獵的豐收,近年來,漸漸改射山豬耳替代。

文章標籤

小美 CO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傳統節慶

 

農曆春節

春節氣氛以農曆正月初一到初五這段期間最為濃厚,民間俗稱「過年」,含有辭舊迎新之意,被視為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

從春節前夕到農曆大年初五之間,民間遵行多項習俗。在春節前夕,家家戶戶開始「掃塵」,此意味著將晦氣惡運掃除出門,有破舊立新之意;掃塵後緊接著準備做年糕(年糕含有「步步高升」之意);農曆12月倒數第2日即「小年夜」當天,每家每戶都會貼上「春聯」及「年畫」,藉以敬神祈福,有吉祥討喜之意。

農曆12月最後1日除夕夜闔家會一起「圍爐」吃年夜飯,有幾樣菜是必吃的,如「長年菜」代表長壽、「菜頭」代表好彩頭、「魚」代表年年有餘、「鳳梨」代表好運旺來、「元宵」則有財源廣進的意義。在吃完年夜飯後,長輩會發給晚輩紅包袋(即壓歲錢),有互討吉利、祈求平安的意思。「守歲」在民間含有祈求父母長壽之意,通常從家人齊聚吃年夜飯開始,直至午夜12點一到,紛紛燃放鞭炮歡慶新年到來,含有對過去一年的感懷及對未來一年新的期望。除此之外,春節的習俗還包括大年初一拜年、初二已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初四接財神、初五開市、初九拜天公(玉皇大帝)等。

 農曆除夕到正月初九

元宵節

農曆1月15日是元宵節,一般稱為「小過年」,在眾多節慶中,元宵節熱鬧的程度僅次於農曆春節,是臺灣最熱鬧的大型傳統文化節慶。全國各地張燈結綵熱鬧地辦理燈會慶元宵系列活動,包括臺灣燈會、平溪天燈、臺東炸寒單、臺南鹽水蜂炮、臺北燈節及高雄燈會等及各地廟宇傳統慶祝儀式,已成為最受國際觀光客喜愛的臺灣節慶。美國Discovery頻道「世界最佳節慶(Fantastic Festivals of the World)」節目曾來臺製作 "Lantern Celebrations" Taiwan 專輯,極力推薦臺灣燈會慶元宵系列活動為全球最佳節慶活動。

文章標籤

小美 CO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甲媽祖文化節

17世紀以來,媽祖隨著閩南一帶的移民信眾分靈來臺奉祀後,即成為臺灣民間百姓普遍的信仰。臺灣各地共有870餘間媽祖廟,每逢農曆3月媽祖誕辰,全臺各地如臺中市大甲鎮瀾宮、彰化縣鹿港天后宮、雲林縣北港朝天宮、嘉義縣新港奉天宮、臺南市大天后宮等廟宇都會擴大舉辦祭祀、進香、遶境等活動,其中尤以臺中市大甲鎮瀾宮的媽祖遶境,歷史最久且規模最盛大。

大甲鎮瀾宮進香活動一般於農曆3月不定期舉行,整個隊伍加入了許多精采的廟會活動,包括神像戲偶、戲班、繡旗、花車、舞龍舞獅等,經彰化員林、雲林西螺、虎尾到嘉義縣新港奉天宮,歷時九天八夜。行進中,迎媽祖隊伍受到各地善男信女熱烈歡迎,百姓們紛紛準備牲禮素果膜拜,燃放鞭炮、焚香祭祀。直到媽祖從嘉義新港奉天宮迴鑾時,再一次掀起活動高潮,沿途數十萬名信徒大擺流水席招待親友及香客,鑼鼓喧天、萬人空巷。

  • 大甲媽祖遶境隊伍

    大甲媽祖遶境隊伍

  •  
  • 現場民眾倰轎腳

    現場民眾倰轎腳

內門宋江陣

 

宋江陣的由來

  1. 相傳有人把水滸傳的故事附會上去,說是宋朝的俠盜宋江為操練部眾,設計了一種以陣式為主,個人為輔的武藝,由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組成的陣式,以便攻城。
  2. 另一種說法說它是少林武學的一支,屬於實拳一派,與少林的單套拳、獅陣、劍獅同時流傳下來。
  3. 有人認為臺灣的宋江陣,是明末鄭成功操練部隊,保衛海疆,所發明的一套教練術;水滸傳中赫赫有名的宋江,一直深深影響了中國民間對革命義士的尊崇與景仰。 明鄭時期,當反清復明大業積極展開時,這些來自福建水域的綠林豪傑,心目中的英雄便是梁山泊的好漢,於是他們以中國拳術為基礎,打著替天行道,忠義雙全的口號, 形成宋江陣的雛形。

宋江陣的組成:原始的宋江陣相傳由一百零八人組成,以喻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然而今日真正的宋江陣組成卻沒有一百零八人的隊伍。這是因為宋江陣師傅認為一百零八人為不祥之陣 ,又臺灣光復,社會型態改變,鄉間青年紛紛負笈在外求學、謀生,因此一般民間以三十六人組成的最為普遍。宋江陣流傳在臺灣南部,而以高雄市最多,堪稱是宋江陣的故鄉。高雄市的大樹區及內門區都有為數不少的宋江陣,前者被研究的學者認為是早期的「宋江窟」;不過從潮會活動來看內門鄉可謂「宋江藪」。內門鄉原名「羅漢門」,提到內門鄉的宋江陣,令人感到特別興奮,內門人口不到三萬,卻有十五個宋江陣,雖然這裡的傳統統民俗藝陣也面臨了薪傳的瓶頸,不過由於內門鄉內有「內門紫竹寺」及「南海紫竹寺」,供奉觀音佛祖香火鼎盛,兩寺的管理委員會非常重民俗技藝,不僅保存了為數可觀的宋江陣,同時推動民俗江陣古老文化的傳承不遺餘力。該鄉的宋江陣,被譽為世界級的國寶藝。

文章標籤

小美 COC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